他們放棄高薪工作來到山區,不要分文工資,全力創新教學,關愛貧困孩子……兩個多月前,在一個求助微博的召喚下,謝文強、劉小帆、劉世陽等3名外省大學生離開城市或校園,來到地處邊遠貧寒山區的昭通彞良縣蕎山鎮官房村蒿枝小學義務支教,為117個山裡孩子照亮了人生的起點路。
  一條微博召喚

  他們毅然踏上支教路
  蒿枝小學現有學生117人,由於地處邊遠高寒山區,交通極其不便,分配到那裡的教師大多留不下來,總是想方設法調走或辭職,學校教學備受影響。目睹此情此景,今年10月初,蕎山鎮中心學校校長潘修明通過微博,發出了“為蒿枝小學117名娃娃招募支教教師”的呼籲,立即得到廣大志願者的響應,很快有3位男大學生志願者主動申請到蒿枝小學支教,並相繼從省外趕到。
  他們分別是——
  謝文強,20歲,畢業於上海應用技術學院,他毅然放棄上海某金融公司市場總監的職位,於10月8日來到蒿枝小學。他說,要為山村孩子傳遞自己的愛。
  劉小帆,24歲,畢業於東南大學,在蘇州設計院工作,當得知蒿枝小學急需教師後,他連夜乘火車,於10月11日到達蒿枝小學。他說,“在這裡,我哪怕是一根小小的火柴,也要給孩子們最亮的光。”
  劉世陽,18歲,成都理工大學在校大學生,看到微博後,他立即向學校提出休學申請並得到批准,10月11日他和劉小帆先後到達蒿枝小學。他說:“一見到這些淳樸的孩子,我就喜歡上他們了。”
  教學和生活兼顧

  給山裡娃帶來知識和溫暖
  來到蒿枝小學後,3人剋服各種困難,立即開始分班和分科任教,全身心投入到緊張忙碌的教學工作中。瞭解到同一班學生除了年齡跨度大(從6歲到13歲),學習基礎差之後,3位老師一致決定為人數較多的學生“開小竈”,並逐戶對學困生進行家訪和學習輔導。就這樣,很多個月黑風高的夜晚,3位老師往返在山路上,讓家長們感動不已。
  教學中,3位老師十分重視體育課和學生們的課外鍛煉。11月下旬,杭州聯合銀行給同學們送來了籃球、足球,但學校沒有籃球架。對此,劉小帆找來一個籮筐掛在牆上,做成了一個簡易的籃球架。學校沒有體育課場地,劉小帆就組織學生到附近地勢稍微平坦開闊一些的荒地里進行接力賽和爬山比賽。
  劉世陽把請朋友從彞良縣城買來的橡皮泥,在美術課上讓學生們用手捏出自己喜歡的東西,同學們興趣盎然,爭先恐後地展示出自己的作品。看到這些散髮著鄉土味卻充滿求知欲、想象力的作品後,劉世陽感慨:“其實,山村孩子並不缺少想象和智慧,缺少的只是更寬闊的視野。”
  蒿枝小學地處高寒山區,孩子們衣衫單薄,冷得直打哆嗦。見此,謝文強聯繫朋友募捐了近百件冬衣;劉小帆和劉世陽帶著同學們通過爬山,增強抵抗力。在學校里輔導學生冷了,3位老師就到學生家裡輔導,讓學生能在迴風爐上做作業,既暖和身體又提高學習效率。轉眼間,他們的支教工作在艱難曲折中走過了兩個多月。3位老師坦言,這段時間來和同學同事們在一起的日子過得非常充實和有意義。
  本報記者 申時勛 通訊員 龍嬌 朱文星 攝影報道
  (原標題:一條求助微博感召3名省外學子)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vdevogydfov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